1)第125章 【朕钦点的大将军是你们能参奏的吗】_大唐第一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郭子仪的这份奏疏,厉害之处有好几个。

  首先一点,就是新奇。

  让人耳目一新,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这个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容易让人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原因很简单,好奇能增加人的注意力,而一旦注意力加强,必然会受到影响。

  此时很多人大臣的心中,都在暗暗的啧啧称奇,感觉这一份奏疏真是开了眼,以前从未听说这种精确叙事的奏疏。

  这份奏疏不但精确叙事,而且通篇没有使用‘之乎者也’,偏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目了然,让人一听之下就能明白奏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这份奏疏的通篇都有证据相佐,没有任何一句话采用推测的方式,也就是皇帝刚刚说过的疑罪从有。

  更重要的是,这份奏疏十分的不要脸。别看全篇奏疏清楚明白,但是说的事情全是谎话。

  不但在说谎话,而且是拿谎话硬吹。

  拿谎话硬吹的同时,郭子仪的好几个意图都被大臣们察觉出来。

  第一,他在邀功,平定所谓的‘五千巨匪’,这绝对是一件大功劳。

  第二,他在补救,这家伙离开长安之后,率领商队一路穿州过府,时时刻刻都在聚拢流民,养着那些流民跟在他的商队后面。

  这种事早就被某些官员盯上,正准备再等一阵子就发力参奏,只要他聚拢的流民超过五千,立马就给他扣上一顶图谋不轨的大帽子。

  哪知郭子仪竟然通过这份奏疏,提前向皇帝报奏了聚拢流民的事,迁徙牛家村百姓作为借口,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借口啊。

  ‘人家村子遭遇巨匪袭击,全村之人心慌惊恐,想要跟我走,苦苦哀求我,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我只能勉为其难带着百姓走。’

  ‘最主要的是,当地还有一股匪患没平定,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来,难道留着百姓被杀吗。’

  看看,多么好的借口。

  这份奏疏还有最后一个意图,这个意图同样让某些大臣心中凛然。

  郭子仪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思,竟然请求陛下在安阳县驻兵,并且这厮还专门推荐人选,选的还是千牛卫的偏将。

  还要给五千兵力?

  还说这样才能勉强打赢匪患。

  我呸!

  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

  屹立朝堂的没有傻子,谁都听出这份奏疏不是真的,而郭子仪那货是个什么情况,在场百官几乎早就给他定了性。

  一个满腹粗鄙的莽夫,他绝对没有这份本事。

  偏偏一个没本事的人,却写出了这份一石三鸟的奏疏,这背后若是没有隐藏的高人指点,恐怕连傻子听了都不会相信。

  但是这位高人是谁呢?

  ……

  高力士念完了奏疏,轮到皇帝开始表演。

  只见皇帝先是懒洋洋打个哈欠,仿佛刚才偷空打了个盹儿,所以这一会儿精气神有所提升,说话的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