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礼士之说_唐朝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多有讨好、近乎之意。

  太平公主微皱眉,旋即娇声笑道:“梁王不必客气,劳你奔波两地,本宫甚感不安。”一双凤目清澈深邃,殊无笑意。

  武三思眨了下眼,毫无尴尬之意,笑道:“下官甚忧天下之事,想与公主讨教,故而来访。”

  太平公主凤目闪过一丝睿智,淡淡笑道:“究竟是什么大事,竟让梁王烦忧了?”

  武三思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三思为大周天下,为公主、武氏一族担忧啊。”稍顿,抽了太平公主一眼,见她露出关注之色,心中甚喜,继续说道:“公主可知,若李唐得以复辟,我大周势将不存,武氏一族必遭诛杀而灭族,公主必也难以幸免。”

  对他的来意,其实太平公主早有所料。随着母皇年事愈高,立储问题也日益尖锐起来,朝中更是形成了以魏王武承嗣为主的武家和推举东宫皇嗣豫王李旦为储君的朝中大臣集团两大势力,为争储之事明争暗斗,最近更是越演越烈,势成水火。其实梦想登上储位的又何止武承嗣、李旦两人,眼前的武三思便就是一位,自己又何尝不想效仿母亲成为下一代的储君呢。

  只是形势逼人强,这点太平公主比谁都清楚。骨子里母亲则天皇帝还是倾向于立武姓子嗣为储君的,武承嗣和眼前的这位武三思机会都很大,只是受到朝中狄仁杰为首的臣相们坚决反对,感觉两人还是难以服众,一时迟疑难决而已。

  当然,皇兄李旦也是常在帝心,位居东宫、身为皇嗣,本就无限接近于储君位置。只是母皇对他深为顾忌,至今仍变相的将他一家幽禁在东宫内,不许朝臣接触,外人难以窥透内情,还以为他最有希望。但太平公主看得很明白,诸人中恐怕属四哥的机会最小。

  其实她自己又何尝没有机会呢,母皇既然默许她幕后参与朝政,虽未明言,也透着期许之意。而且她还有一个别人都不具备的条件,身兼李、武两家之长,一旦继位不但可以平衡两派势力,而且还能确保大周的传承,相信这点母皇不会不考虑的。

  现在的形势,摆明了是母皇一时还难以取舍,觉得都不错但又都不够好,眼前看还都不是最佳的合适人选。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淡淡说道:“梁王多虑了,立储之事母皇自会妥善安排,非是我们做臣子该妄议的。”稍顿,又道:“至于李武之争,性命攸关,本宫自会好好考虑一番。”

  武三思见目的已达,不再累言,又恭维了太平公主几句,起身告辞。

  见苏执事送走了武三思,太平公主坐在小亭陷进沉思之中。良久,抬起头来,望着听雨轩,柔声说道:“宇轩听了多时,可有良策为本宫解忧?”

  李云逸可没想到太平公主会发现自己,闻言不由一惊一诧。苦笑道:“晚生非是有意偷听,还请公主恕罪。”说着起身,忐忑不安的向外走去,穿竹林,来到池塘小桥上,步入小亭,大礼参拜。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