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6章:诗意的年代_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书吧

  九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

  是个变革的年代,是个思想解放的年代。是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但是仍然向往“诗和远方”的年代!

  用十几年之后的思维,很难想象,在这个时代诗人的影响力和粉丝群体的体量是可以和歌星影星分庭抗礼的!

  也很难想象,会不会写诗,是女青年择偶标准之中非常刚性的一条。

  而在九零年,以新体诗闻名的汪国真,甚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符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这些诗句记录着两三代人的青春。

  有人不吝其辞,赞其直白流畅的话风、励志向上的气息,认为这是真正的诗歌、人民的诗歌。更有人嗤之以鼻,指责这样的文字在诗歌本体艺术、情感和深度上与经典诗歌差距很大,只不过是“押韵的散文”、“格言式的快餐”。

  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

  汪国真,海子,席慕蓉.....他们的诗曾经和vcd,盗版港片,大蒲扇与大裤衩人字拖,点缀了两三代人的记忆。也批量制造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文艺青年群体。

  诗歌在当下的影响力大不大?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会在民间拥有亿级规模的受众。

  往前一千年,往后十年。

  都不曾有过!

  却说商场门口。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那盲人老头的身前就停下了十几人。

  几乎所有人,在看到了老人阳光下的笑容和那身前的诗歌之后,都深受感触,在跟老人交流之后,纷纷从兜里掏出了或多或少的钞票。

  也就是二十几分钟,老人面前的搪瓷缸子就被花花绿绿的钞票给填满了!

  自感觉差不多了,李宪便走到了老人身前。

  将搪瓷缸子里面的钱哗啦啦啦倒出来那么一数。

  “嘿、赶巧了,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块。”

  得出了数字,李宪饶有兴趣的看向了王洪洋和罗朗格。

  “怎么样啊王教授,我这个考核,算不算过?”

  王洪洋整个脸都皱成一个包子啦!

  他死活没想到,在他看来妥妥的死局,居然被李宪如此轻易的化解掉了!

  尼玛这主意都能想得出来,是人嘛!

  “.....哼!”王洪洋用牙缝挤出来个字儿。

  “王教授啊,别哼啊哼啊的,您也不是我们家大花猪不是?拜师的事儿,是不是现在赶紧了啊?”李宪嘿嘿一笑,将手里的一把零钱重新扔进了搪瓷缸之中。

  看着他脸上的冷笑,王洪洋是真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了。

  他觉得,面前这个小子,就特么是自己的噩梦!

  “李宪、你,你别太过分......我毕竟是你们的教授。”

  “唉!你这个人真有意思,到底是谁过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