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六回 胜利大逃亡_1949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已经参与设计了美国的固体燃料引擎导弹,超音速风洞。

  五角大楼的科学顾问,金质徽章的获得者,美国最高国防机密的参与者。

  德国投降后,美国对德国国内所有重要科研基地调查小组中唯一一个外国人。

  他曾经代表美国,亲自审问投降的德国火箭专家——大名鼎鼎的沃纳??冯??布劳恩。

  在慕尼黑附近的小镇科赫,钱学森见到了冯??布劳恩。关于此次会面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然而,却促成了一份极其重要的文件的诞生。在科赫,钱学森请冯??布劳恩动手准备一份关于以往火箭研究经验和对未来发展的个人展望报告。最终便得出了一份名为“德国液态推进火箭的发展与未来展望”(surveyofdevelopmentofliquidrocketsingermanyandtheirfuturepropects)的报告。这份报告后来吸引了海军航空部的注意力,并最终促使美国着手制造人造地球卫星。

  钱学森在科赫还会见了鲁道夫??赫尔曼,著名的德国空气动力学家。赫尔曼完成了与v-2火箭有关的大部分理论工作,并曾领导一个设计超音速风洞的小组。

  在赫尔曼的回忆录中,他说:“我记得其中一位钱学森博士,他是冯??卡门的贴身助手。之所以记得,是因为他曾写过一篇名为“超音速气流中的锥形体压力分布”的文章。他是唯一一个就这一题目给出完整理论的科学家。我们知道他的理论,因为这篇文章发表于战争结束两年前。在我们的风洞实验中,我们所使用的正是他的理论。我发现,在钱学森所在的国家,还没有人对他的理论加以实验,而我们却这么做了,因为我们拥有仪器设备,拥有超音速风洞,也拥有足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钱学森目前已经是这样的人了……五个师……绝不夸张!

  钱先生在沙发上沉思良久之后,掏出怀中的信件。这是前次那位提醒他听广播的朋友交给他的。这封信来自葛庭燧,葛庭燧49年11月就回国了,能把信带到,也真是本事不小。

  早在去年1949年5月20日,钱学森就收到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员、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美中区负责人葛庭燧写来的信,转达了国内邀请钱学森回国的愿望,可是当时战争还在继续,钱先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才刚刚一岁半。钱先生决定,再等等看。可是现在虽说第一个孩子两岁了,钱先生的太太蒋英女士又怀孕了,预产期就是今年五月底,粗算下来,还有两个月,预产期就到了。

  钱先生在办公室里已经看过这封信,现在他之所以要再看一遍,是因为信中所述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