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1章 光头的女神_好莱坞制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的魅力在于“呈现”,杜克对剧情与对白所做的剪辑处理,也是变相的让观众看电影过程更有融入感。

  如今很多商业电影,之所以被骂脑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们生怕观众看不懂,比如通过台词解释,或者安排大量的衔接场景。

  这是杜克在剪辑时必然摒弃掉的,在《狂暴之路》开场的十分钟的剪辑里,他完全不会做半点解释,只需要通过画面来阐述观众想了解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世界设定、角色性格、冲突缘由、故事走向等。

  换句话来说,剪辑所做到的一方面,就是要通过画面来讲故事,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因为视听语言是每一个导演的必修课。

  剪辑室播放的画面中,正在显示杜克和麦克?道森完成的一场开场戏,一条扭动着自己丑陋身体的蜥蜴,非要调皮窜到汤姆?克鲁斯脚下,然后活生生变成了克鲁斯口中的死蜥蜴,这里除了表现男主光环,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交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观赏这部影片的激爽,主要来自其动作场面。”

  一天的工作刚刚开始,杜克对整个后期制作团队交待道,“同样是追车与打斗,《狂暴之路》怎么能让人耳目一新呢?观众感受最明显的,是动作段落的时长。”

  观众无疑是杜克制作影片要顾及到的重点。

  他又说道,“我将影片分为了三个主要动作段落,所有段落的动作戏都必须持续十分钟以上!”

  麦克?道森接过杜克的话,说道,“和其他好莱坞动作片仅几秒钟的惊艳相比,我们的剪辑就是让这部影片酣畅到极点。”

  理论上谁都可以把动作戏拍得很长,但能否让观众看得兴致勃勃甚至如痴如醉,就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确切的说,从动作本身的设计,到动作之间的编排节奏,再到段落之间的对比与呼应,再算上镜头的呈现方式,无一不体现导演的执导和剪辑能力。

  其实从动作本身的设计来看,杜克这一版本的《狂暴之路》与好莱坞的那些公路片邪典片类似,依然是注重车辆造型与人身特技。

  但他毕竟是个注重技术的导演,拍摄中使用的是更为先进的技术,动作表现更像“奇观”。比如说,那150来辆外形各异的改装车辆,单个欣赏已经相当于一场汽车界的“怪物秀”,偏偏它们还要在一起追逐碰撞、继而猛烈爆炸,然后这些不可思议的特技,多数还是替身演员搏命真实完成的……

  这些观感加起来,所提供的新奇刺激,是其他同质化严重的动作片无法比拟的。

  而比起动作本身的奇观效应,动作段落之内的剪辑,以及段落之间的呼应节奏,更能体现他这个电影导演如今的水准和功力。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