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手工定装弹!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1章手工定装弹!

  “根据上级安排,他将会担任军工局局长,负责军工生产和工业发展,这算是内行领导内行,比我强得多。”陈康微笑道。

  “我知道了。”余华轻轻吐出一口气,点头回道。

  毫无疑问,李强+庄前鼎+自己+林婉的科研团队组合,将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而待到方玉和周远学成归来……

  根据地算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才团队。

  “临走之前最后问你件事,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造子弹?”陈康斟酌言语,说出了一直以来想问的事情。

  何时能开始造子弹?

  这个‘造’,可不是现如今的复装子弹,而是正儿八经的定装弹!

  余华懂得陈康这句话的意思,沉吟一番,缓缓说道:“制造子弹是一件系统性工程,从原料到成品,前后涉及上百道工序,以根据地现有的科技水平,大概两个半月以后可以达到满足生产定装弹的基准要求。”

  论制造一枚7.92毫米定装弹的工序有多少?

  弹头:黄铜被甲材料生产,冲压有底空心件,被甲覆盖,钢芯材料,钢芯冲尖,钢芯与被甲装配,密封漆,模具高精度校准及加工……

  弹壳:黄铜原料冲压,剪切,清洗,钻传火孔,防潮漆,模具制造……

  发射药:单基发射药或双基发射药。

  底火:发火砧,击发剂雷汞。

  子弹装配:弹头与弹壳涂抹密封漆,弹壳与底火涂抹防潮漆,高效成弹装配设备,称重,质检,封装。

  这便是一枚7.92毫米定装弹的生产工序。

  每一道工序,背后都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支撑,缺一不可,若不然,就造不了子弹。

  而这,仅是满足制造定装弹的基准要求。

  能造子弹是一回事,能造好子弹则是另外一回事。

  整个子弹生产难度远高于枪械生产,没有一个涵盖化工、钢铁、机械加工和能源供应的基础工业体系,想要造子弹并不现实。

  现如今,根据地科技水平仅能满足制造发射药和底火的基准要求,而弹头和弹壳处理工艺还不行。

  专业冲压机床,引伸加工设备,弹壳剪切机,子弹组装设备……这是弹头和弹壳必须的加工设备。

  “两个半月……还好,不算太久,主要是现在部队子弹奇缺,人均子弹不超过5发,所以不得不问你一下。”陈康听到余华给出的时间,心中微微一松,随即解释道,言语满是无奈。

  如今,各部队弹药极其匮乏,主力部队人均子弹能达到10发,实力稍弱点的部队人均子弹仅有2发,甚至于有些新编部队人均子弹低到0.2发,平均5个人分到一发子弹。

  要知道,这可是总的人均子弹,而不是一次战斗可分配人均子弹。

  至于步枪就更不用说了,近半战士没枪,只能用大刀长矛。

  就这,还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