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 弊端_乃木坂之守护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索尼音乐的模式,实际上并不是典型的AKB模式。AKB模式是典型的内部竞争模式。通过舞台、握手会等等,积累粉丝人气,然后用粉丝的力量把自己推上去。运营的意志,和粉丝的意志形成冲突的时候,以最后数据为准。也就是说,就算运营不喜欢,一样可以上位。但运营为什么不喜欢?还不是因为利益不够?选举、选票的确很促进销量,但仔细研究这个经济模型,就会发现选举本身的消耗也很大,利润率实际上是不够高的。我们的所有偶像经济,都依赖大量的人力投入。能够获得最高回报率的,当然是各种CM,尤其是顶尖厂商的CM、代言、品牌合作等等。而这种,所表现出来的是人气和厂商的意志。运营的意志毫无疑问会向厂商意志倾斜,而AKB的粉丝们未必吃这套。厂商只看人气、形象、人设,而这些,并不是AKB系能够完全把控的。对于厂商来说,AKB系的人设能吃得动的不多,偶像、元气这些属性,以及强烈的竞争性,冲动,并不是厂商所需要的属性。但是,这却是目前AKB的粉丝们很吃的属性。因为,太过典型的偶像人设所针对的人群,消费力是不足够的。AKB的模式,也许现在、明年、后年就是顶峰吧。在发展中,凭着大家的意志和士气,在不断看到进步与成长的时候,也许能维持漫长的成长期。我也敬佩秋元康桑至今的努力,但我不认为这种模式能够持久。”

  “当看不到持续的大的进步,进入到维持期和收割期,产生的问题就会明显起来,矛盾也会加剧。这种模式的问题就在于,资源的不匹配。AKB的人数太多了,而分配上则必须遵循市场原则。AKB的模式是中低价值偶像的堆集,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对于外部,除了顶尖成员来说都不见得有什么价值,我是说广告价值。而对内部来说,必须通过大量的直接竞争,才能让自己到对内的顶尖队列中。为什么AKB系出现了那么多恶性竞争?私联?以及各种事情……无非是中位层的团员想要上位只能不择手段,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支持。看不到希望的下位成员,则想方设法去找别的机会,别的出路……而在这样的气氛中长期浸润的孩子,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很放心。”

  “所以,我签的两个48系的,一个已经通过足够的努力拼杀出一条路来了。一个,则没有在这样的气氛中浸润太久。并且,她们加入绿光社之后,倒是无所谓什么时候开始新的项目,但我首先,希望她们以绿光社为平台,站在一个不同的平台上,看到不同的风景。”

  “乃木坂之所以不同,也许就是因为,她们不是典型的偶像,不是典型的偶像人设。她们愿意承载这样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