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官渡前夕(二)(感谢【桃花源中路_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睁,一股精光直射而出!

  “子将之言,甚合吾意!”袁绍豪气顿生,而后思索片刻,立即说道:“来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将他抓去大牢,来日出征时杀了祭旗!”

  “喏!!”门外有军士领命而去,只是可怜了那还在不知何处,辛辛苦苦的为袁绍制造“祥瑞”的主簿了

  许攸见袁绍果断放弃了称帝的想法,不由得神情一振,这下子道义上也不会出大问题了!

  许攸这时候感觉袁绍真的是无比圣明,于是大喝道:“主公圣明!”

  众文武见此,也齐齐高喊道:“主公圣明!”

  议事结束后,袁绍令许攸牵头,在做好南下的准备前,先把外交工作搞好。

  于是,许攸第一时间派遣了使者去刘表处向他陈说利弊,希望刘表能够与袁绍结盟,并配合袁绍出兵进攻许昌。

  刘表心里是有些想帮助袁绍,但对于出兵,他心中却又有些摇摆不定。

  他现在其实已经没有了扩张的野心,只希望能自保于江汉之间,以观天下之变。刘表身边也不乏智谋之士,他们能够看清天下大势,于是明确反对刘表的中立之策。

  蒯越、韩嵩等人都认为,现在正是诸侯相争天下之时,若刘表希望于乱世中有所作为,便应趁此天下大乱之势积极扩张。如若不然,则应当选择一个能够号令天下之人而从之。

  那么,现在能够号令天下的人,毫无疑问就是曹操曹丞相。

  他们认为,以曹操之贤能,势必可以战胜袁绍,咱们应该举州依附曹公,这才是万全之策

  蒯越、韩嵩等人本来就主张亲近曹操,加上影卫在暗中的拉拢和推波助澜,最终袁绍的使者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转而又去了江东,试图说服孙权出兵。

  刘表虽然明确拒绝了袁绍,但他却并不想投靠曹操。

  其实刘表心中的天平还是偏向袁绍的,毕竟从身份和家世的角度来考虑,袁绍甩了曹操不知道多少条街。而且曹操与刘表的大部分理念并不相合,所以刘表并不想倒向曹操。

  但刘表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惹怒曹操,于是便派遣韩嵩北上去见曹操,决定先探探情况再说。

  影卫见刘表依然处于摇摆不定的情况,

  在明显感觉到袁绍将要发起进攻的情况下,于是暗中联络已经倒向曹操的桓阶,使他去游说荆州后方的张羡,并让张羡以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四郡联合起来反抗刘表,支持曹操。

  刘表的屁股后面忽然间着火了,于是他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平定叛乱上,也就没有心情去管到底是联盟袁绍还是投靠曹操。

  总之刘表最终就一个态度,两不相帮。

  至此,袁绍希望刘表出兵的打算,算是彻底破产了。

  虽然刘表也没有同意帮助曹操,但至少影卫的牵制刘表使其不能北上的目的达到了。

  袁绍在荆州的外交以失败告终,转而将注意力转向了关中和江东。

  只是,关中和江东,曹操早有布局,袁绍后知后觉之下,也注定将会以失败告终。

  虽然袁绍的外交工作未见成效,但袁绍还是按照既定计划,开始整军备战。

  张郃高览在击败乌丸大军后,收编了足足五万乌丸精锐,人人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士,战力不容小觑。

  袁绍召集兵马,于是张郃高览,颜良文丑纷纷响应号召,率军回到邺城。

  建安三年,四月。

  袁绍于邺城屯兵十万,黎阳屯兵十万,延津屯兵五万,隔着黄河,对曹操虎视眈眈。

  建安三年,五月末,

  陈琳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遍传天下,朝野震动!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