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5章 彭城之战之师…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趁项羽主力仍被田横拖在齐地,楚都彭城空虚之机,汉王率军渡过平阴津,前至到洛阳。

  队伍走到新城这个地方,人报有当地的三老要求拜见。

  汉王命人带至近前。

  不一会儿,侍卫领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近到汉王马前。

  汉王下马恭迎,老者连忙下拜,汉王还礼,询问高姓,才知道是新城三老董公,年已八十有二。

  汉王问:“董老先生,有何建言呢?”

  董公从容说道:“自古道:顺德必昌,逆德必亡,师出无名,人心难服,敢问大王兴师举兵,究竟要讨何人?”

  汉王道:“项王无道,所以前去讨伐。”

  董公又说道:“古语又有言,事先明确告诉天下敌人是贼寇,才有战胜敌人的可能。项羽残暴不仁的事情很多,天下尽知,但逆天害理的事情,莫如弑帝杀主一事。”

  “臣素闻大王为仁德之主,曾经和项羽共立义帝,北面以臣事之,今义帝被弑于郴城穷泉,虽说江畔居民收尸安葬,但终究是草草从事,阴灵未瞑,逆恶未彰。”

  “大王如果想要征讨项羽,为何不大张旗鼓为义帝发丧,令全军皆穿缟素,并传檄诸侯,令天下人都知道义帝是被项羽杀害的,使项羽的罪恶昭彰;这样大王您才能师出有名,天下敬仰。即使是古代的贤王,对待此事也不过如此啊!”

  汉王听完,觉得很有道理,连忙向董公答道:

  “好极了,好极了,若不是董老先生,寡人怎么能知道这个大义呢?”

  汉王当下想要留住董公,参与军机。

  董公自称年纪大了,身体又多病,不想再求仕进,告辞而去。

  于是,汉王按照董公所说,为义帝举哀发丧,令三军统着素服三日,同时,分派使臣四处传送檄文给诸侯,布告各国。

  檄文上说: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神人共愤。寡人亲为发丧,全军皆缟素。望诸侯见檄,悉发所部兵,南浮江汉以下,共击楚之杀义帝者!

  檄文所到之处,魏、塞、翟、韩、赵、河南等地,各路军马如约而至,连带随军支前民工,共计五十六万人,浩浩荡荡,都齐来洛阳聚集。

  此时的汉王,联合各路诸侯,手握绝对优势兵力,控制了绝大部分国土,正所谓踌躇满志,信心爆棚。

  宛如后世淝水之战前的苻坚那样,准备投鞭阻河,一举拿下西楚国。

  汉王觉得接下来,是一次一边倒的征伐,任何有点军事常识的统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胜。

  汉王借口需防范项王乘虚袭击后方根据地,特命大将军韩信留驻河南,扼要防守,亲自带领诸侯大军东出。

  在诸侯联席军事会议上,汉王制定了攻击西楚一举拿下彭城的作战计画。

  按照汉王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