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0章 又要出战了_明末最强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在炮身上刻录铭文,标明重量、火药量、铅弹重量、可用的封闭群子弹数量。

  以及工匠和检验官员的名字,覆盖炮衣后即可正式入库。

  检验完毕后,最后十门红衣大炮中,有四门火炮达到标准。

  这样的合格率相当出色。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此欢笑不已,如此高的成炮律,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一致认为这是铁模法的作用。

  “将军所言以黄铁打造火炮,现已成功,将军所说的另外一种以熟铁打造火炮之法,小人也会尽快研习实验。”

  这批火炮的成功,让周洛祥对温越所说的话,信心倍增。

  此时,他又提起另外一种打造火炮的方法。

  去年的时候。

  温越在提及铁模法之后,曾随意谈及用熟铁打造火炮。

  使用生铁制作火炮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会导致火炮异常笨重,例如红夷十二磅炮的重量高达四千斤。

  现在明军装备的六磅红衣大炮,也有常用在三千斤的,这对军队机动性极为不利。

  根据温越在后世看到过的有关资料。

  其实红衣大炮也能用熟铁制成。

  虽然熟铁无法直接浇筑成型,但可以通过加热锻打的方式,使其逐渐旋转形成圆形炮管。

  这种方法制成的火炮不仅重量减轻了一半,而且壁薄膛宽,不会担心炸膛问题,还能容纳更大的炮弹。

  相比之下,生铁铸造的火炮内部常有许多气孔和粗糙表面,难以打磨平整,导致装填速度慢。

  熟铁打造的火炮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便是内膛极其光滑,大大加快了炮弹的装填速度。

  当然,铁模法铸成的火炮,尽管内膛也同样光滑。

  但在轻便性和灵活性方面,仍然不及熟铁炮。

  温越点头道:“好,周主事,你尽管研习打造,不必担忧成本损耗。”

  ……

  “预备射击!”

  离开火炮厂后,温越又来到了炮兵训练场。

  看见温越亲自到场检阅,王钩显得格外振奋。

  他威风凛凛传下命令,让所有火炮瞄准远处设置的目标。

  在王钩面前排列的是二十门红夷大炮。

  包括六门六磅红衣大炮和十四门三磅红衣大炮。

  而随着新铸成的四门三磅红衣大炮加入队伍,王钩的千总炮兵队,就拥有红衣大炮二十四门。

  这些火炮整齐划一地排列开来,它们巨大的炮口不断调整方向。

  而在观测手面前,摆放着一架光鲜亮丽的炮镜。

  没有,就是炮镜。

  数月之前,青牙军中已经开始配备炮镜和千里镜。

  这两种工具都需要用到透明无色镜片。

  尽管此时的无色玻璃价格昂贵,但它并非稀奇物品。

  在北京城,朝廷就有专门的玻璃工厂。

  然而,这个时代生产的无色玻璃难免会有一些气泡。

  尽管温越也知道该如何消除气泡。

  而眼下手头上缺乏相应的工匠,也缺少生产玻璃的兴趣。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