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攻打董家堡_崇祯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小八的话,王洛决定攻打董家堡。经过3天的打探,计划好进攻的策略。

  要知道在这时代,因为饮食问题,缺乏维生素A再加上营良不良,基本都有夜盲症,古代不同现在,缺乏可控光源。除非皓月当空能见度稍好,否则满天繁星必然伸手不见五指,即便举火炬,如距离稍远也起不到作用。

  在此条件下,古代军队没有夜视装备、指挥手段落后、缺乏职业素质,完全不支持大规模夜战。白天行军作战都有跑散的,夜间作战更难指望,基本将军出了营门就无法有效掌握部队,与敌混战中自己人互砍的概率并不比敌人低,加上互相践踏、跌落沟谷的伤亡,战损比并不划算。

  但并不表示古代没有夜袭战,只是十分稀少,除了少数精锐部队,再有效的指挥和严明的军纪保证下,实施夜间骚扰、奇袭,给敌方造成巨大混乱。

  由于几个月的伙食改善,军中无一人有夜盲症,再加上我专门针对夜袭战,做过训练。所以对于夜袭有一定的把握。

  刘家村距离董家堡有着三十公里,经过两小时的急行军王洛等人终于到了董家堡附近。

  董家堡靠近董家河,依山而建,三面都是悬崖峭壁,陡峭难爬离地十丈。出入口只有北面一堵城墙,堡墙高一丈,稍微低于庆阳县。每隔三十米堡墙就挂有火把,墙上白天都有家丁放哨,夜间每半小时都有家丁巡逻。

  董家原本是一般人家,万历二十六年,董家族人董杰考取进士。凭借着靠山董杰,董家慢慢发迹,通过高利贷,巧取豪夺,购买田地等方式,董家现在有良田万亩,成为庆阳县首富。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败,败兵进入陕西以北,先后落草为寇,再加上从天启四年开始,陕西连年大旱,北方尤为严重,出现大规模饥民,使得陕西以北开始生乱,因饥民众多,陕西以北豪强开始建设堡垒防御饥民强盗。随着灾情日见严重有钱有势的豪强上奏朝廷,希望朝廷批准开始建设堡垒。自然以董家堡的势力,也是最开始建设堡垒得一批人。自天启四年开始经历三年时间完成。

  建设这样的堡垒,花费白银三千两,再加上购置武器,饲养家丁,几乎花费了四千两白银。

  四千两白银,在别的地方不算富裕,但对贫困的陕西也是一笔巨大开支,整个庆阳县地处南方,县城一年的农税也就是接近千两。不过相对于已经战乱不扛的陕北,生活于陕西以南的百姓,已经是好的太多太多了。

  要知道现在陕北的饥民再天启之年七年之前虽然是饥民遍地,但是还没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直到天启七年七月,由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人,王二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