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重案轻友_律师本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重案轻友

  “在上诉人与开发商签署《车位认购书》半个月后,被上诉人就本案涉及的车位办理了抵押登记。《车位认购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合法有效,房产开发商应按照约定将车位所有权过户给上诉人,但是房地产开发商仅交付了车位,并未履行产权过户手续。上诉人未取得车位产权是开发商违约造成的,上诉人不存在过错。

  上诉人已经实际占有、使用车位,房地产开发商只要按照《车位认购书》约定,转让车位所有权,上诉人便可取得完整的车位所有权。

  双方买卖车位的交易符合我国房屋、车位买卖中先交付后登记的习惯做法。由此可知,上诉人享有的已经不再是债权,而应该是近似于完整的物权所有权。

  《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生效要件。但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只是原则,《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在司法实践中,开发商将开发的商品房预售给他人的情形视为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但书情形之一,实际上承认了商品房的买受人在不动产登记之前亦可成为所有权人,是登记生效主义的例外情形。

  本案中,上诉人对案涉车位所享有的权利因其付款和交付使用,取得了事实上的所有权,并具有一定的公示力。

  根据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则,上诉人就本案涉及的车位取得的权利,应当优于一般债权予以保护,上诉人实际占有车位对在后设定的抵押权具有公示力,被上诉人对上诉人的权利负有注意义务。

  三、案涉车位属于法律明确规定满足小区业主居住需求的商品房的必要配套设施。虽然车位登记在房地产开发商名下,但被上诉人在设定抵押权时对车位的实际状态还负有法定的审查义务。

  根据被上诉人提交的文件显示,办理抵押时案涉车位的现状是‘车库均处于使用状态’。

  被上诉人已经明知案涉车位在小区业主的占有使用之下,车位上有他人权利的可能性,却未进一步调查了解车位是否已经出卖或者是否有其他权利人,以至本案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权利产生冲突,可见主要原因在于被上诉人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

  四、被上诉人主张上诉人在签订《车位认购书》时知道案涉车位上曾经设定了抵押权,因而存在过错,这是错误的。

  上诉人认为,在其购买车位时确实存有案外人的抵押权,但该抵押权与被上诉人的抵押权并无关联,且在被上诉人设定抵押权之前已经注销,因此被上诉人的主张无法律依据。

  综上,虽然被上诉人在本案涉及的车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