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8章补水点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如此,秦军此行还是轻装简从将许多可有可无的装备撤掉。

  比如原本枪兵、刀盾兵都随身带着一张弓及几个箭壶,现在一律取消,全部改成干粮和水。

  除侦骑外,骑兵全都下马步行,马背上驼的就是一个个装满水的水袋。

  这么做一是考虑到初期不太可能遭遇匈奴骑兵。

  且即便遭遇匈奴骑兵也有准备,骑兵一旦收到侦骑的示警,只需将马背上的水袋一松将其翻在地上,然后就可以上马作战了。

  另一方面,战马部队最先消耗的就是战马驮运的物资,于是用不了多久战马就会“解放”出来。

  干粮主要是在月氏被称作“馕”的东西,秦人称其为“胡饼”,也就是胡人所制的饼之意。

  胡饼应该说在沙漠及缺水的戈壁长途远行时最好、最方便的食物。

  一方面它可以长时间保存方便携带。

  同时它也包含了一定的水分……炒面粉也方便携带同时体积还小,但它完全是干炒,以其为干粮的话显然需要消耗很多水,在缺水时便极难下咽。

  更重要的还是胡饼营养较为全面,其制作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盐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旦”。

  所谓的“斯亚旦”就是西域特有的黑草籽,很像黑芝麻。

  沈兵认为这主要是为了补充维生素。

  最后再赶上一万头西域特有的“阿勒泰羊”。

  这种羊是西域特有的,其优点是四肢刚劲有力肌肉发达、不仅能长途跋涉还能忍饥耐渴、抗严寒、耐暑热,抗病力强。

  路上碰到有些干草让它们啃啃也能生存,若是饿死了当晚就可以做为食物用于补充军粮。

  做了这些准备后,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开始几天还好,虽说没有水但路上偶尔还能见到杂草。

  第三天起就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烈日一晒温度就蹭蹭往上涨,脚下踩的就像是一个铁锅似的。

  听剺介绍,这片沙漠被称为“库姆塔格”,也就是“沙山”之意。

  这名字倒是贴切,因为目光所及到处都是一座座由沙组成的山峰,秦军就在山脚下绕来绕去穿行,有时还不得不翻山而过……所以在地图上沙州距离楼兰看起来没那么远,但实际距离却要远得多。

  一路上倒是无惊无险,只是行军第十三天到达第一个补水点时,发现该处已被匈奴下毒,水里到处是翻着白肚皮的鱼,周围还有一些饮水中毒而死的动物。

  这早在秦军的意料之中。

  因为此战争夺的就是水源,包括秦军要拿下楼兰也是如此。

  匈奴想要尽可能的让秦军无力攻城,当然就要阻止秦军补充水。

  李岩有些担心的问了沈兵一声:

  “大将军,剺所言的第二个补水点,若也被匈奴下毒……”

  这就是进攻楼兰的缺点、

  凡事有利就有弊,进攻楼兰虽说能使补给线更安全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