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6章 亿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熙宁六年的三月到五月间,明远主要的工作就是买下了苏村附近的土地,并且将其改造开发成了捶丸的场地。

  捶丸场完工的时间也刚刚好,卡在汴京的暑热季节来袭之前。

  端午节之后,京城中不少大户人家会选择出城避暑,又或是在城外的庄园里游乐饮宴。苏村在汴京城西南,靠近金明池与琼林苑,是达官贵人与豪富之家出城避暑的风水宝地,因此苏村捶丸场的开业占了不少天时地利。

  而明远也早不是当初刚到汴京时那个籍籍无名的小郎君了。

  他出资牵头,在汴京城外修建了两条“高速公路”——但凡需要运输货物进京的客商,几乎已无人不知道他的姓名。

  另外,明远最近也将金银钞引铺开到了汴京城中,而且一开就是三家铺面,最主要的一家的位于界身巷附近,每日的兑换与承兑额据说有上万贯之多。另外两家则是为了方便中小商户,都开在汴京城的闹市里。

  更不用提明远名下的炭厂、正店与瓦子,单是明远手中掌握着汴京城中的刻印与印刷行业,城中的富商们便少不得前来巴结。

  高家旁支的高绍平就是太后高家派出来与明远“社交”,联络感情的。

  这位高绍平,年纪在二十八九岁上下,但凡往高家子弟之中一站,便会显得格格不入。

  他曾经试图读书科举,又想入朝为官,然而因为高家乃是后族,地位实在特殊,他终究是没能如愿以偿登第。之后便在家中赋闲,日常与人谈论琴棋书画,偶尔舞文弄墨,号称是高家文采第一,但在外人看来,也不过是斗鸡走狗的公子哥一个罢了。

  两年前,高绍平的兄长高绍祥因为石炭的事,在明远手下吃了大亏,但也因为明远的指点,讨来了些好处,令太后与官家缓和了关系。

  高家权衡再三,觉得不能再让高绍祥这样的“纯”商人与明远打交道了,于是便派出了高绍平。

  高绍平到了苏村,按照指点,来到苏村捶丸场跟前,探头张了张,便点着头道:“果然如此。”

  苏村这捶丸场,果然不同凡响。

  只见那捶丸场跟前,矗立着一座小小的院落,院门上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捶丸地”,底下的落款是米元章。

  米元章就是米芾,是当今官家的奶兄弟,米芾之母阎氏也是在高太后跟前数一数二的人物。高绍平自己就出身高家,对米芾很熟悉,因此也不得不暗暗心惊——这明郎君竟然能弄到米小官人的亲笔题写。

  迎宾院里的知客很多。高绍平一到,立即有人张罗着将他的马车牵到一边去。另有茶饭量模样的人上前,将高绍平请入室内坐下,并且奉上清凉的饮子。

  高绍平饮过清凉饮料,抬头看去,正见到厅堂中敞开着一扇扇玻璃窗,清风徐来,高绍平顿时暑意全消,精神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