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尚以王雱为幌子,让蔡京误以为明远与王安石父子的关系依旧密切。

  蔡京的态度立即转变为十二分的恭敬,并从海事茶馆中向明远告辞。

  明远内心:我与元泽的关系也确实挺紧密的。

  他转头看看史尚,夸赞道:“你啊你,要我怎样夸你才好!”

  史尚笑笑,低下头去,小声说:“只可惜,小人不日又要启程了,无法在杭州与郎君久聚……”

  史尚自从那次海上遇险之后,就一直待在杭州,明远也不想让他再次赴海疆。

  然而南方眼看又到了种植甘蔗与制糖的季节了,涠洲那边虽有邓宏才,但有史尚在,才能够做到将糖厂的势力逐渐扩张至整个广南两路。

  另外,明家名下的金银钞引铺在南方设点越来越多,因为涉及大量金钱,除了定期审阅报表之外,也是需要有人南下亲眼察看的。

  因此明远纵然不舍,也只能任由史尚前往。

  “以后千万莫要再用‘小人’这等称呼了,明明我年纪比你小。”

  明远笑着纠正他这位“首席代表”的称呼。

  “以后你也取一个表字,然后叫我远之吧。”

  “是——”

  史尚笑嘻嘻地应了。

  在那之后,一直到史尚南下离开杭州,都从未改用表字称呼明远,而是一直称呼“明郎君”。

  明远挠头,不明白是为什么。

  在那之后,蔡京又来拜访明远一次,这次却是来请教科学技术问题——他来问的是木兰陂的选址问题。

  明远则将当初送给沈括的那枚用整幅平板玻璃制作的“巨型水文地理观察箱”展示给蔡京看。

  他建议蔡京寻人将木兰溪一带的山川地理和水文情况进行准确测量,并在这只完全透明的玻璃箱里按照比例搭建立体模型。

  随后再往箱中注水,以模拟木兰溪上游洪水的情况。

  “元长兄可以使人用染色的水流代表上游来水,便可以看出下游堤坝在哪里受力最小……”

  “另外,元长兄,这是沈括沈存中所著的《地理制图学》小册子,里面有介绍如何测量距离,如何按比例缩放,制作立体舆图。我也特为准备了一本送给你。”

  “小弟不是神仙,无法在未经勘测时就告诉元长兄木兰陂应修在哪里。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唯有亲自准确测量,才能判断木兰陂这样的千秋大业应当选址选在何处。”

  “这两件是我为元长兄准备的,沈括那里,小弟也有几分交情。若是元长兄乡里有什么问题,或者不能确定之处,不妨去信询问。小弟可以代为向沈存中事先打好招呼……”

  明远想得如此周到,蔡京就是再不满足也不可得,此刻当然是拱手相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蔡京喃喃地念着此句,不由赞道:“远之,你又进益了。”

  明远心里暗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