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难解的迷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哥庭根大学的波尔教授近日忽然从“和平基金”那里得到了一大笔科研经费,用于“热转变为燃气流动能的过程”这一课题的研究,这让波尔教授感到受宠若惊。这当然又是海伦娜的手笔,不过波尔教授不知道的是海伦娜看重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他座下的得意弟子——正在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汉斯·冯·奥海因。汉斯·冯·奥海因,这位未来的航空巨匠此时已经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构想,其最终目的是设计一种以燃气喷射为动力的发动机,自然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导师的这个课题组。

  在上一个位面是历史中,奥海因博士于*********人类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Hes-1,*********式飞机He-178送上了蓝天。不过当时以戈林为首的不少空军高层一开始对He-178并不感冒,因为此时的He-*********明显的速度优势,而喷气式飞机留空时间短、故障率高的问题却比较突出,德国喷气式飞机的发展也因此一度放缓,等到德国在战场上受挫之后。德军空军高层才想起来把喷气式飞机这根救命稻草拉出来救急,这就是大家熟悉的He-280和Me-262。

  *********,美国海军捷足先登,第一时间就非常礼貌地把奥海因博士给“劫持”了。孰料美国海军把奥海因博士放在手里还没来得及捂热,*********。

  美国空军成立后二话不说,第一件事就是把奥海因博士从美国海军嘴里给抢了过来,然后好吃好喝地供着,送进了后世非常著名的“推进实验室”。奥海因后来成了“推进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并一直工作到1979年退休。

  在“推进实验室”工作期间,奥海因博士除了帮助美国奠定了世界航空发动机霸主的地位之外,还为美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比如在奥海因博士的指导下,其弟子保罗?贝维拉夸进一步发明了“升力风扇”,而正是这种“升力风扇”后来发展成了F-35前置风扇。

  正是因为上一个位面奥海因的成就如此非凡,所以当听闻奥海因加入课题组之后,一直热衷于大牛养成的海伦娜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姨母笑。

  由于现在时间才到1932年,即使有海伦娜的大力推动,喷气式发动机依然处于早期技术探索时期,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看到可实用化产品的,所以海伦娜也并不着急。但是另一件事情此时已经到了不得不着手解决的时候了,而这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德国人基于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的保密体系。

  自古以来,情报对于战争的价值不言而喻,为了防止己方电报被对手截获而导致情报泄露,德国采用了一种名为“恩尼格玛”的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